2024年7月30日,巴泰醫療旗下外周動脈疾病綜合解決方案Matrix Super PTX外周約束型藥物球囊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(NMPA)批準。該產品主體由半順應性球囊、藥物涂層以及鎳鈦金屬網構成。球囊充盈時,在鎳鈦金屬網的制約下會形成枕部與減壓槽使球囊應力分布均勻,從而實現對血管壁的均勻擴張,有效避免血管壁不可控的撕裂產生的限流性夾層,有效減少補救性支架植入數量;在球囊擴張貼壁的過程中,表面涂覆的的納米晶體紫杉醇藥物涂層使得藥物同步滲透進血管壁,有效抑制病變血管的內膜增生并長期維持管腔通暢。該產品型號豐富,球囊直徑從2.5-7mm,球囊長度最長達200mm,適配14/18導絲系統,全面滿足中國患者的治療需求。
本期為您帶來,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欒景源教授團隊運用巴泰醫療Matrix Super PTX外周約束型藥物球囊(以下簡稱:Matrix Super PTX)成功治療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一例。
Matrix Super PTX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病例分享
01 病例簡介
患者:男性,47歲。
主訴:左下肢間歇性跛行2年,加重半年。
既往史:患者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下肢間歇性跛行,行走1千米后出現左側小腿酸脹疼痛,休息5-10min后癥狀可完全緩解,再次行走相同距離后,再次出現上述癥狀,未特殊檢查及進一步治療。患者半年前上述癥狀加重,行走200米后即出現左側小腿疼痛。
輔助檢查:超聲檢查提示左側股淺動脈閉塞;CT示腹主動脈及下肢動脈粥樣硬化,左側股淺動脈局部閉塞。
02 手術過程
1、仰臥位,常規消毒鋪巾,2%利多卡因局麻。右股動脈穿刺入路,穿刺置管后,造影示:主動脈下段血流尚通暢,雙側髂總動脈輕度狹窄,髂外動脈及股總動脈血流通暢,右側股淺動脈、腘動脈輕度狹窄,左股淺動脈全程狹窄大于50%,中遠段閉塞約12cm。左腘動脈及雙側膝下流出道血流通暢。
2、建立通路換入6F長鞘,遠端位于左股淺動脈。配合導絲導管技術通過左股淺動脈狹窄閉塞段。
3、減容:交換V-18導絲,以6F Rotarex旋切導管于左股淺動脈閉塞處減容。
4、減容后,以SABER3mm*30cm球囊預擴張。
5、使用Matrix Super PTX (巴泰醫療)5mm*20cm及5mm*15cm約束型藥物涂層球囊全程擴張左股淺動脈病變。
6、復查造影見:左股淺動脈血流通暢,殘余狹窄小于 30%,左下肢血供明顯改善,撤出鞘管,封合器封合右股動脈穿刺點,安返病房。
03 術后總結
1、在本例手術中,Matrix Super PTX外周約束型藥物球囊簡化了管腔預處理流程,無需逐級擴張,小球囊預擴病變后直接使用5mm外周約束型藥球進行一站式管腔準備及治療,操作更簡單、手術耗時更短、術者及患者的輻射更少;
2、Matrix Super PTX外周約束型藥物球囊可有效減少夾層、且同步擴張給藥,有效抑制內膜增生,提高靶血管一期通暢率;
3、在DRG時代,Matrix Super外周約束性藥物球囊一站式完成管腔準備與治療,更具性價比。
Matrix Super PTX 外周約束型藥物球囊
1 :性價比更高,滿足臨床DRG控費需求,并節省患者費用;
2:對于醫生來說操作更簡單,單臺手術耗時更短,醫生受到的射線輻射量更低;
3:有效減少補救性支架植入數量,避免支架斷裂和再狹窄的并發癥,讓更多患者得益于介入無植入的治療理念。
專家介紹
欒景源 教授
醫學博士、主任醫師、研究生導師
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(現北京大學醫學部)
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,臨床介入放射研究所所長
第一/通訊作者論文:國內核心23篇,SCI 12篇(Q1區8篇, Q2區3篇, Q4區1篇)
參編、參譯多部醫學專著
擁有發明專利1項,實用新型專利6項
主要社會兼職
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部血管創傷委員會副主委
亞太血管學術聯盟中西醫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副主委
北京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常委
北京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專科醫師分會常務理事
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血管外科分會常委、糖尿病足病分會常委
亞太血管學術聯盟出血防治專委會常委
北京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
北京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
中華醫學會第五屆醫療鑒定專家
醫調委專業咨詢專家
醫政準入現場審核專家
《中國微創外科雜志》編委
北京市科協人才舉薦評審專家
莊金滿 教授
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,醫學博士,主要從事外周血管疾病的診治,能熟練掌握下肢靜脈曲張、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、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、腎動脈狹窄、頸動脈及鎖骨下動脈狹窄,血栓閉塞性脈管炎、急性下肢動脈栓塞和血栓形成等疾病的手術或腔內治療。曾先后于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0余篇。自2013年以來則更加專注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腔內治療,對于股腘動脈病變的處理有一定的臨床經驗。
張顯貴 教授
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師,醫學博士,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。以第一作者發表SCI 2篇,中文核心1篇。